2015年9月30日星期三

政府應重新審視熟食中心牌照發牌制度 取消世襲

政府應重新審視熟食中心牌照發牌制度 取消世襲
 
食環署轄下街市除了是買餸的好去處,熟食小販市場更是平民的美食天堂,小炒夠鑊氣之餘價錢相宜,最適合和知己們點幾道小菜相聚一番。
 
適逢今年審計處發表報告,指全港11個熟食小販市場的空置率高達61%,意味每個熟食中心有逾半攤檔無食肆經營,浪費土地資源,而且熟食中心電力不足亦沒有空調系統,部份熟食市場難以吸引市民幫襯。報告促使食環署主動收回數個熟食中心用地,並交由規劃處改劃作其他商業用途,相信日後熟食市場的數目會大幅減少,市民的選擇機會便
 
政府70年代設立街市和熟食小販市場,原意是有效管理隨街擺賣的無牌攤檔,為顧及當時市民的負擔能力,以及經營者的營商環境熟食市場的租金和牌費比市面的舖租為低有部份熟食小販市場更是不收取租檔主只支付每年牌費及其水電開銷,食客亦由於經營成本低而享受到平民美食。但時移世易,小販牌照的世襲制導致行業式微,有部份更私下轉租,從中獲利,攤檔和政府都無誘因提高食物質素和用餐環境,而真正的營業者亦得不到合理的回報再加上他們均是小本經營,未能仿效飲食集團的連鎖經營,以大手購入食材,集中製再分發到店面的工場式作業,以減少食品製作的成本。最終,面對未來租金、食材成本持續上升的環境,小型食肆支撐不住相繼倒閉,新經營者因而卻步,香港只有剩下連鎖食肆。
 
筆者建議政府可一改熟食中心的政策,把街市和熟食小販市場轉形為創業試煉場,只向持牌人發出數年的短期租約,目標以低廉租金培育優質小型食肆,協助新經營者建立品牌和累積經驗,然後強制新經營者投身市場,騰出熟食中心舖位供新創業者進駐。同時取消世襲,以防長時間轉租獲利,阻礙其他創業者公平使用公共資源。筆者希望政策令政府可更有效利用資源協助市民創業,食肆亦可先提升競爭力,除了為飲食業帶來人材,消費者亦因此有更多選擇,用現有的資源創造多贏效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