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7日 星島日報 A07
為體現平等機會,政府推廣無障礙設施。但有區議員發現,康文署的無障礙設施設計馬虎,並非以人為本,如大角嘴樂群街公園的「感覺地圖」設於花槽內,與行人路距離六十厘米,地圖沒正置坐向,甚至顯示現場根本不存在的引路徑,失明人士實在得物無所用。
民主黨油尖旺區社區主任李偉峰指出,大角嘴樂群街公園的感覺地圖設於與行人路距離六十厘米的花槽內,視障人士難以觸及;感覺地圖設計方向是向北,而面向地圖的使用者實際上的方向是向西,易造成混亂。
地圖坐向錯資料有誤
另外,感覺地圖上顯示的兩條引路徑,實際上不存在;而公園正門前往洗手間的引路徑,部分貫通了水渠,使引路徑兩旁有各闊兩厘米的罅隙,或對輪椅使用者造成阻礙。
李偉峰曾向康民署投訴,康民署回應如有需要,市民可請公園當值保安協助。他指回應並不合理,違背提供無障礙設施的目標。
油尖旺區區議員林浩揚稱,大角嘴共有七萬居民,百分之三至五是殘障人士,加上行動不便而使用輪椅的長者,需要設置具實際作用的無障礙設施。
康文署回應指,年初加設凹凸平面圖時已考慮到裝設位置要照顧使用者,因此將平面圖裝設在公園入口側的花上,以便視障人士伸手可及。會與有關使用者或團體再審視情況,改善平面圖的設計。記者馮晉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