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8日星期一

政府「有障礙」的無障礙設施新聞稿





勞工及福利局在近日公佈截至2011年6月30日政府就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的《公眾可進出的處所無障礙通道及設施正式調查報告》(《平機會報告》),並羅列出相關部門的跟進情況。
康文署報告顯示已完成多處無障礙通道及設施工程,惟根據民主黨九龍西油尖旺工作隊實地視察,部份已完成的無障礙通道及設施未能達到目的,有些更對使用者造成不便及危險。


康文署在大角咀樂群街公園旺角社區會堂新增的「有障礙」設施包括:


現時之「無障礙」設施
障礙之處
1
感覺地圖
1. 建於花槽內,使用者難以觸及;
2. 地圖方向永向北,沒有配合地域需要
2
感覺引路徑
1. 距離感覺地圖遠達數米,不切合實際需要;
2. 引路徑旁有水渠隙;
3. 選用非防滑物料;
4. 引路徑上放大型回收箱(旺角社區會堂),阻礙通道。

我們歡迎更多的無障礙設施落成,方便有需要的人。社區主任李偉峰認為讓一系列的利民設施變為擾民設施,實在浪費公帑。同時,林浩揚議員指出,政府在未了解使用者的實際需要下,便馬虎地完成無障礙通道及設施工程,予人得過且過,只為應付平機會報告而做的感覺。
民主黨油尖旺工作隊建議:
1.    改善該批有問題的無障礙設施,切合使用者的實際需要;
2.    在進行無障礙設施工程前,與相關的機構或人士溝通,了解使用者的真正需要,做到「以人為本」。
3.    希望政府增加資源,加快建設香港為一個「無障礙」城市。例如:在櫻桃街行人天橋等人流量高的行人天橋,加建地面直達天橋升降機。
4.    考慮在現有的設施上作出小型工程,在公園及文娛場地增加鈄道及扶手等無障礙通道及設施,而不是只為回應平機會的報告。
發言人:社區主任 李偉峰201186


1)地圖在花槽內68cm 難以觸摸       
2)沒有引路徑連接                              
3)地圖的方向與真實地點位置不同 


難以理解回收箱會放在引路徑上

紅磚位置屬路政署管理,康文署會否佔用其他部門的地方做引路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